close
《沙樂美》 德國畫家史都克,1906年,油畫
《橙色交響曲》(23)裡,掛在黃大鈞家旋轉樓梯旁轉角牆壁的畫。
在黑色的背景佈滿金色細點,使畫面呈現一種詭譎的氣氛。
在聖經故事裡,西元30年前後的耶路撒冷。沙樂美是希律王的第二任妻子希羅底的女兒,也就是希律王的繼女。沙樂美的母親因施洗約翰指責她通姦,阻止希律王娶她,而對施洗約翰懷恨在心。
〈馬可福音〉中,在一次宴會上,希羅底的女兒沙樂美進來跳舞,眾人垂涎沙樂美的美貌,希律王於是對他本就覬覦的沙樂美說:『妳隨便向我求什麼,我必給妳。』又對她起誓:『隨妳向我求什麼,就是我國的一半,我也必給妳。』她就出去對她母親說:『我可以求什麼?』她母親說:『施洗約翰的頭』(22-24節)
到了十九世紀時,沙樂美成了畫家筆下的情色女子,象徵「性」與「死亡」。
史都克畫筆下的沙樂美是肚皮舞女郎,畫面是濃烈的東方情調,以西方一直對東方有著的根深柢故的神祕感著迷來表現沙樂美的神祕。
畫中以黑色背景中的點點金光襯託半裸伸展腰部並頸部向後仰的沙樂美,象徵「性」;畫面左下方則是拿著約翰頭顱的撒旦,則象徵「死亡」。
圖片來源:萬事一把罩的google
全站熱搜